秋季气候比较干燥,早晚温差比较大,容易导致上火,引起各种疾病,咽炎患者也日益增多。那么,秋季咽炎反复发作怎么办?如何治疗?
咽喉炎的几个特征性症状
第一,“痒咳”。咳嗽往往伴随着咽痒,痒了就咳,不痒不咳。
第二,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嗽受外界刺激影响很大,如烟味、饮食刺激,或说话多等。
第三,咽喉总是觉得有东西堵着,“吭吭咳咳”不停,就想把东西咳吐出来。
第四,阵发性咳嗽频频发作,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来时,清晨刷牙时还常常会觉得恶心、想吐。
第五,睡觉时打鼾,呼吸不顺畅。
第六,容易感冒,一旦伤风感冒,上面的这些症状会加重,而且感冒会拖很长时间。
这些症状因人而异,可以有所偏重。有的病人只有一两个症状,有的病人可能全都对得牢。
辛辣上火是主犯
要预防和治疗咽炎,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病从口入”。常犯咽炎的朋友一定要均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瓜果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恪守清淡的原则。
在饮食的五味中,“辣”最容易让人上火,上火又容易引发咽炎。所以,常犯咽炎的人一定要尽量避免摄入过多辛辣燥热的食物,如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等,以及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桃、龙眼、樱桃、椰子、榴莲、杏等。此外,像红油火锅、麻辣香锅、水煮鱼等美味佳肴,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辣椒,还是少吃为妙。盛夏时节,要多选择温和清淡的食材,如豆芽、菠菜、芹菜、茼蒿、山药、荸荠、黑木耳等。在烹调方式上,也要以清蒸、凉拌为主。
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升清,消化运输“水谷之精微”。如果脾虚了,消化吸收和运化的能力就会减弱,生成的津液就会减少,同时,升清、运送能力下降,没有足够能量把津液运输到咽喉处。而脾气一虚,胃气容易上逆,胃降浊的能力就被影响,导致相火下降不顺,容易瘀滞在上焦,灼伤咽喉。而且部分人会出现呃逆,甚至呕吐。咽喉缺乏津液的滋润,又被火热不停地灼伤,就容易慢慢演变成慢性咽炎。
脾虚型的慢性咽炎,除了咽干咽痛、灼热、咽痒、异物感这些普遍症状外,还可能有胸闷、头晕乏力、大便稀溏、颈部两侧有牵引性疼痛(严重的可能误以为是落枕)、容易恶心呕吐(晨起漱口刷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会出现,最常见的还是只出现其中1-2项。
除了脾虚之外,劳伤损气,导致肺气虚,不能滋润咽喉;或者肾虚火旺,燥津灼液,灼伤咽喉,都可以引起咽喉的不适,发展成慢性咽炎。
慢性咽喉炎治疗
一、疏风清热止咳法:症见咽喉红肿,咳嗽声重,痰黄而粘,咯痰不爽,头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可选用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薄荷、牛蒡子、蝉蜕、板蓝根、芦根、淡竹叶、生甘草等。
二、清热润燥止咳法:症见咽喉干痒,咳嗽气促,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口鼻干燥,口渴喜饮,尿少便干,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可选用沙参麦冬饮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天花粉、黄芩、贝母、瓜蒌壳、石斛、橘络、胆南星等。
三、清热化痰止咳法: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多,色黄粘稠,或脓痰腥臭,胸中闷痛,心中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药用贝母、瓜蒌壳、葶苈子、黄芩、天竹黄、海浮石、鱼腥草、胆南星、苏子、枇杷叶等。
四、燥湿化痰止咳法:症见咽喉时如有物梗,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部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体胖大,苔滑腻,脉滑缓等,可选用温胆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苍术、厚朴、茯苓、旋覆花、白芥子、枳壳、贝母、款冬花、白前、紫菀等。
五、清肝泻火止咳法:症见咽干口苦,呛咳气逆,痰出不爽,咳时面红,牵引胸肋刺痛,烦躁易怒,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可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栀子、龙胆草、桔梗、桑白皮、杏仁、麦冬、连翘、知母、贝母、瓜萎壳、甘草等。
六、滋阴补肺止咳法:症见咽喉涩痛,声音嘶哑,咳嗽气促,痰少粘稠难咯,或痰带血丝,口燥鼻干,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用百合、熟地、玄参、贝母、桔梗、麦冬、白芍、当归、沙参、玉竹、苏子等。
此外,注意一些饮食的搭配性,不可胡乱搭配,比如鸡蛋和土豆搭配就很容易中毒,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另外治疗疾病,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体质和免疫力。因此锻炼很重要。
关于咽炎咳嗽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的,目前来说咳嗽咽炎的征兆表现还是很多的,目前来说可以采取一些中药方法进行治疗,而且选择这样的中药治疗的话,也能够很好的缓解病人的咽炎咳嗽问题的,因此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若作者要求删除,我们第一时间执行,谢谢支持。
健康-
在临汾的广大朋友,如果您遇到耳鼻喉、等相关病患,医院问诊,我院是临医院,配备多名耳鼻喉方面经验丰富的医生,并且会不定期邀请北京、太原、西安耳鼻喉专家来院坐诊。
联系我们
-10009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微信营销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byyby/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