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12月2日下午
江苏海事学院邀请
医院—陈甜婷院长
给大一新生进行艾滋病防控专题讲座。
望通过此次讲座
让同学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更为了解
从而在以后不要“谈艾色变”
能在大学时期树立
正确的防护意识及性意识
从而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
世界艾滋病日
我们一起行动
携手防疫防艾,共担健康责任
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英文缩写“AIDS”)
①小小的艾滋病毒外形很漂亮
②(HIV)免疫缺陷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
③患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这是皮肤的卡波氏肉瘤
④口腔的真菌及球菌感染
⑤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12/1
艾滋病病毒的存在(HIV)
病毒复制速度快,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艾滋病毒,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T4淋巴细胞,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中含有病毒。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艾滋病的特点
①生物学特点: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
②社会特点:传播与人类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社会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行为受到社会的歧视;社会对病人产生歧视、轻视、敌视;是生物性疾病,又是社会心理性疾病;既是个体的问题,又是社会的问题;造成多方面损失,阻碍社会发展;预防和控制涉及诸多社会敏感问题。
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①急性感染期:受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具有较强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但是无法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②无症状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平均为8-10年。
③艾滋病期:潜伏期的2-4周,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出现发烧、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失),仅50%~60%的人会出现。
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均具有传染性。
HIV的传播途径
①血液传播(静脉吸毒、血液及制品、控入性诊疗等)
②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母婴传播感染的儿童
③性传播(同、异、双性)
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艾滋病预防措施
当前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能过规范行为,来阻断HIV经血、经性和母婴传播。同时,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
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大众健康知识分享,内容及图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麻烦请留言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byyby/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