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冬季传染病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知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nCoV)”临床症状: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进行传播,这个时候要严格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普通人员减少外出,对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手足口病
知识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临床症状:起病急,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会使皮肤损害加重。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知识介绍: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临床表现: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即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水痘知识介绍: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其次为生活接触,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介绍:诺如病毒又名诺瓦克病毒,主要引起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以起病急、传播快、暴发多、呕吐为特征,因该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称为“胃肠道流感”或“冬季呕吐病”。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传播途径: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尤其是食用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品;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飞沫传播。流行性感冒知识介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全身中毒症状,伴随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轻咳、少量白黏痰等。传播途径:传染源是流行性感冒的患者,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及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亦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知识介绍: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呈良性自限过程。临床表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起病前1~2日内可有非特异性前驱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等。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
1.在家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爽清洁。剪短指甲,以免因瘙痒抓挠而感染。注意孩子日常营养的合理搭配。同时要让孩子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
2.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的变化,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孩子如果出现发热、出疹或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告知班主任,切勿瞒报、谎报,以免造成传染病蔓延。一定避免带病上学或上课外辅导班,如家中已有患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的儿童或家属,请及时告知老师,对有密切接触的孩子需进行隔离观察。
3.孩子康复返校时,医院出具的相关病历及证明材料交至班主任手中,并由校医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检查,确认痊愈后方可进班。
4.建议家长在知情自愿的前医院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水平。
亲爱的家长,虽然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编辑:刘瑞静
审核:李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byyby/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