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干燥的季节,嗓子非常容易出现干痒、有异物等不适症状。
对此,很多人都觉得是慢性咽炎,并不予以重视,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来自于食管,一旦错判,就会延误病情。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食管癌却是每年夺去15万国人生命的“凶手”。
两者发病部位很相近,症状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别?该如何区分?又该如何治疗与防范?
如何区分慢性咽炎与食管癌?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部不适,主要表现为:
①咽喉部干痒、有灼痛感;
②咽喉有异物感,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吞咽唾液时较为明显,但不影响进食;
③咽喉有黏性分泌物,但不易咳出,早上刷牙还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干呕。
上述症状可引发短促而频繁的咳嗽,且在用嗓过度、抽烟喝酒、天气骤冷等情况下有所加重。
食管癌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早中期可表现为:
①食管有异物感
类似小米粒或蔬菜片残留在食管上,即使不做吞咽动作也有异物感。
②吞咽食物时有紧迫、梗阻、疼痛感
吞咽食物不顺畅,并伴有轻微疼痛、干燥、发紧的感觉,严重者可表现为食物通过某一部位时有梗阻感,尤其在吞咽干燥、坚硬食物时更为明显,类似于大口吞咽干粮时的感觉。
③吞咽时出现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感
吞咽时隐约有胸部不适或疼痛,可表现为灼烧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吞咽温软的食物疼痛较轻,进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这种症状可用药物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又会复发,长时间存在。
及时发现并治疗食管癌
长期高盐饮食、爱吃刺激食物、爱吃烫食、酗酒、口腔不卫生、胃食管反流等均可增加食管癌风险。不过,只要能及时发现并治疗食管癌,其5年生存率能达到90%,而中晚期仅有6%~15%。可见,及时检查治疗至关重要。
1食管癌的筛查
早期食管癌最为简便有效的筛查方式就是做胃镜,其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医生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食管内有无异常组织增生、溃疡、胃粘膜侵蚀等前期病变。因此,也有人称胃镜“查一赠一”。
除此之外,X线钡餐检查、粘膜细胞涂片检查、CT扫描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2食管癌的治疗
食管癌的治疗一般以外科手术为首选方案,但手术主要适用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这类患者仅占1/3。而剩下的晚期患者或高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等患者不宜手术时,可用中西混合疗法。
西医的放疗、化疗能有效杀死癌细胞,而中医能减少放化疗对身体的伤害,起到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的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辅助抗癌。
用好这3招,利咽喉、护食管
无论是慢性咽炎还是食管癌,都与粘膜损伤相关。而粘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好粘膜,提高粘膜功能,就有助于避免相应疾病的发生。
1、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粘膜内粘蛋白生成减少,粘膜形态、结构及屏障功能异常。适当补充则可起到维持上皮细胞形态完整、功能健全的作用,促进粘膜生成发育、快速修复破损,保护粘膜。
生活中可适当多吃苹果、香蕉、马齿苋、白菜、芥菜、南瓜、豌豆苗、胡萝卜、绿豆、鸡肉、蛋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也可适当多吃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水果,如:芒果、胡萝卜、西兰花等,其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作为补充。
2、桔梗茶
桔梗、甘草各6g,麦冬10克,泡水喝,每天2-3次,每次泡2-3遍。
桔梗中含有的桔梗皂苷,有刺激咽喉粘膜的反射性、稀释并排出余留在支气管中的痰液、保护咽喉的作用;甘草、麦冬都可利咽。
3、菇菇饭
“菇菇饭”所用的主要食材是猴头菇、红菇,它们都有辅助修复食管粘膜的作用,营养又健康。
米饭、猴头菇、红菇、彩椒、五花肉肉末、鸡蛋、香葱、黑芝麻。
1.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蛋黄与米饭一同装入保鲜袋中,加入少量清水揉捏均匀;
2.锅中少油,烧至三成热时倒入蛋清,凝固后盛出备用;
3.锅中少油,将五花肉末煸香,下入猴头菇、红菇,旺火煸到干香状态;
4.锅中少油,倒入米饭大火翻炒,炒干时加入蛋白、蘑菇肉丁翻炒,放入盐、胡椒调味,起锅前加入彩椒、葱姜;
5.碗底放入黑芝麻,将炒饭盛入碗中,再扣在盘子上即可。
end
了解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并与咽炎加以区分,
对于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gyyy/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