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正在沙特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共同为中沙延布炼厂正式投产启动按下启动键。
有网友说,中石化和沙特阿美“大婚”,习大大和沙特国王做证婚人。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炼厂?让习大大和沙特国王共同为他按下启动键。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炼厂?让沙特王室神秘大V来中石化官方微博微笑留言?
哈哈,连沙特王室都开微博了,看来沙特的国际传播搞得还是真好!
下面,小石头带你一起揭秘这座远在中东的神秘炼厂。
沙特,红海岸边,延布市。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漠。而经过中石化和沙特阿美的共同努力:年,延布炼厂主体工程竣工;年首船30万吨柴油顺利出厂;目前这座日加工能力为40万桶的炼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厂之一。
来看看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延布炼厂,是不是有种沙特的气质?
素有石油王国之称的沙特以丰富的油气资源而著称。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沙特在能源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不仅不断加深与沙特同行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合作,而且在石油炼化和工程建设方面,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延布炼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中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
炼厂虽然位于红海岸边,但还是属于沙漠地区。在沙特建炼厂,是怎样一种体验?
漫天黄沙和炎热天气给施工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现场条件比在任何地方的建厂条件都要苛刻得多。建设过程当中,因为气温高,夏天特别是中午的时候,温度达到50度,所以必须顶着酷暑建设完成项目。
万吨/年加氢装置是目前全球同类装置中规模最大的装置。中石化SEG四建公司负责这套核心装置的建设,抽调精兵强将分成5个突击队,每天奋战10多小时,一日二餐吃在现场,严格按日计划期实施,将问题落实到位。
加氢装置中的分馏塔,是目前世界同类装置中最高、最重、最大的设备。直径10米,31层支撑托架和57层塔盘,是由大小件未连接散件、条未连接螺栓、米未焊接焊道组成。
而中沙双方专家的紧密合作,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
延布炼厂沙特方负责人默罕默德?沙姆里说:“最多时有超过60名沙特专家帮助项目建设。在人员、设施和炼油技术等方面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为炼厂建设作出了贡献。”
与沙特境内其他炼厂相比,延布炼厂在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方面,均处于先进水平,也因其成功的运作,延布炼厂项目在年获得世界著名能源和资讯机构普氏能源颁布的“年度最佳建设项目奖”,同时也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广受佳评。
在刚刚召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上,中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荣获特等奖,四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不仅如此,中石化已掌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炼油、乙烯技术,有些技术及产品已出口到国外,拥有依靠自主技术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厂、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和百万吨级芳烃装置的能力;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掌握炼油化工特种设备制造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为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等装置配套制造重大装备的能力。
话说回来,卖油就可以成为土豪,需要炼厂干啥?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石油储量和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的沙特,人人可谓是“富得流油”。确实,这些年来,出售原油给沙特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没有中下游支撑,对经济发展、对民众就业益处少。
特别是油价持续下跌。现在,沙特正努力的把沙特的原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也是他们的国家正在实施的经济多元化转型。去年,延布炼厂出口了首批30万桶清洁柴油燃料。
中沙合作的延布炼厂对于促进沙特经济增长,特别是解决当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这个厂是年加工原油万吨的规模,员工中70%是沙特人,在沙特的合资炼油企业里,比例是最多的。
延布炼厂生产的汽油、柴油的质量可以满足美国标准和欧五标准。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增长,哪里产品的市场好,哪里需要这种品质的产品,就可以把产品卖到那里去。
“项目不仅兑现了对股东的承诺,也以我们生产的优质产品,和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兑现了我们对环境,对周边生态和对顾客的承诺。”延布炼厂沙特方负责人默罕默德?沙姆里说。
随着炼厂的建成,中石化在沙特的发展重点将从上游业务延伸到对石化全产业链的价值开拓上来,沙特的出口也可以由初级产品“原油”升级为“石油产品”。
习近平指出,中沙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沙延布炼厂项目既符合沙特经济优化升级、能源产业升级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契合中国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的发展思路。双方还有更多更好的合作项目,必将为提高两国经贸和能源合作水平、推动中沙战略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的沙特阿拉伯是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国家。中国目前有世界上最好的炼油化工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中石化希望和其他国家和民族共享这些技术和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qyyby/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