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看似是不严重的小问题,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对我们的身体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演变成我们谈之色变的癌症。
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损伤和感染做出反应的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身体“通知”免疫系统去修复受损组织的信号,也是身体对如病毒和细菌这种外部“侵略者”的抵御措施,没有这种生理反应的话,伤口会溃烂、感染会致命。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急性炎症:以红、肿、痛、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白细胞增多等。
慢性炎症:症状相对不明显,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由异物、物理或化学因子等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
就好像“两军交战”,你家里来了坏人,肯定要大打出手,难免会把锅碗瓢盆打翻。外来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要抵抗和杀伤,这个过程中有些好的免疫细胞也被破坏了。
慢性炎症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不小,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我们俗称的“炎症”。慢性炎症之所以与癌症有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可能会损伤DNA。
炎症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细胞因子,它能促进血管生长,从而为肿瘤带来氧气和营养。此外,该过程还可能产生自由基,进一步损害DNA。
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而炎症带来的副作用正好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哪些炎症需要格外小心?
肝炎
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从肝炎加重到肝硬化,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
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肠炎
不是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咽炎
事实上,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基本没有转化的可能。但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容易被人忽略。
坏习惯惹来炎症
有些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是由于致炎因子的持续刺激而造成,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一开始人体可能难以察觉,直到数年后症状加重才被发现。
炎症的引发与不良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不良用餐习惯
部分炎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即细菌性炎症。比如,在外饮食不注意餐具的卫生,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炎,提升罹患胃癌的风险。
高热量食物
甜食、油炸类食品摄入过多,导致血脂升高,促使细胞局部释放炎症因子,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长期摄入会引起全身性的炎症。
心情抑郁
心情郁闷、压力过重会使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增加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导致慢性炎症。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不仅会使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这还可能使血管循环不畅通,尤其是下肢,出现局部微血栓和局部血管炎症,导致下肢血管炎症疾病等。
抽烟喝酒
喝酒对肝脏细胞损伤很大,使得由肝脏产生的免疫分子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抽烟会导致气道及肺部发炎,甚至可能引发肺癌。
常常熬夜
熬夜会增加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免疫系统清理它们的负荷相应增加。如果昼夜规律被打破,免疫系统内在调控的节奏也会发生改变,进而诱发炎症。
干细胞的免疫调节
近年来,干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并且有强大的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能力,在自体免疫性疾病方面的治疗极具应用价值。
大量研究证实,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以及干细胞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介导调节免疫反应平衡,最终促使局部炎症反应下调,减轻组织炎症损伤。干细胞对炎症免疫反应的调节主要包括对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仅用于个人学习及科普推广,采用的非本平台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与版权者联系。如果本平台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函告或电话通知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相关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1
1
1
1
1
1
1
-END-
往期精选
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不要心怀侥幸试探自己能有多幸运
有图有真相,间充质干细胞是如何进行分化的?
心脑血管病的祸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做到这几点就能控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by/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