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院区中医科住院部于年正式开科,医院优质资源,秉承“中西医同发展”、“内修素质,外强技术”的科室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科室业务学习能力,与时俱进,经过数年的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专人专长的模式。
自开科以来,一直承担着全院中医诊疗、教学及相关科研任务。在日常诊疗过程中,运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通过中药、针灸、中药敷包、艾灸、督脉灸、穴位贴敷、熏蒸治疗、药罐、刮痧、耳穴、刺络放血等手段,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特别是对肝病、颈腰椎病,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失眠症,更年期综合症,妇科疾病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科室每年定期开展的“三伏灸”及“三九灸”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中医三指在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细细银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无影无踪;司空见惯的茎叶花果,妙手熬出一碗酽酽药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
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
对于许多人而言,中医是一个神秘而又传统的存在,针灸、拔罐、黑臭难下咽的中药等,都是大家熟悉但又陌生的存在,其实现如今的中医已高速发展,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它的印象。
曾经中医被带上个“慢郎中”的帽子,事实上等你真正了解中医后,发现好多急性病采用中医治疗照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到此大家肯定很好奇,到底什么病适宜看中医。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中医治疗范围
1.西医已确诊的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病变,如呼吸系统的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神经衰弱、肾病综合征、心血管方面(胸闷气短、心悸、胸痛)、贫血;
2.男女生殖方面问题:不孕不育、阳萎早泄、性冷淡、更年期综合征(潮热、汗出、失眠、烦躁等)、盆腔炎、附件炎、月经不调、先兆流产、卵巢早衰、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绝经后综合征、痛经、妊娠剧吐等;
3.对西药产生耐药、抗药性反应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4.对西药过敏或者服用西药有副作用的,如对抗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过敏,副作用大;
5.儿科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6.亚健康状态及原因不明的疾病或症状:耳鸣、肢麻、怕冷、腹胀、溏泻、小便频数、口干口苦、汗出、心烦、狂躁、忧郁、精神萎靡、乏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胸闷、不思饮食、神疲、脱发、肥胖、消瘦、尿潴留;
7.各种常见皮肤病:急慢性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粉刺、痤疮、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
8.各种急慢性关节痛及外伤后疼痛:颈椎病、腰椎病、痛风急性发作、肩周炎、膝关节病变等;
9.大病、久病、术后及肿瘤病人放化疗过程中不适.在大病、久病及术后,可按照不同体质辩识调理身体。肿瘤病人在放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癌性疼痛、放射性溃疡、便秘、腹泻等。
中医为什么治疗这么多疾病?
中医科诊疗疾病从整体观念出发,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之间彼此的影响;既重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重视标本缓急的区别。治疗过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医特色诊疗手段,针对患者病情对症下药,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诊法
整体审查自然人,望闻问切信息真;
病证结合定治则,四诊合参全翔文。
我科目前在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的项目:
针刺(普通针刺、电针、温针、腕踝针、火针、耳针、梅花针、颊针、浮针、小针刀、刃针),灸法(隔物灸、督脉灸、脐灸、温针灸)、穴位贴敷(三伏贴、三九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拔罐疗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放血疗法、自血疗法等。
中医特色疗法-针灸
针灸是在中医学中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流向。本科精湛的针灸技术甚至吸引了很多国外友人的忠实青睐。
中医特色疗法-普通针刺及电针
中医特色疗法-温针灸
中医特色疗法-腕踝针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痛证及脏腑疾患。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眼内肌麻痹、视力障碍、面瘫、各种疼痛、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回乳、皮肤病、神经官能症、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中医特色疗法-耳针
耳针---压籽法: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安全、无创、有效,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此法适用于耳针治疗的各种病症,特别适宜于老人、儿童、惧痛的患者和需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患者。
中医特色疗法-艾灸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督脉灸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减肥
穴位埋线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进的食欲,同时也抑制了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弹率极低,这是穴位埋线减肥的最大的优点。
在操作方面微创埋线减肥采用了非常细的一次性专用埋线针,无需麻醉、手术和切口,疗效十分显著,安全可靠、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远期疗效好,因此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贴敷疗法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缓解胃痛,胃胀,腹泻等症,多用于辅助治疗慢性咳嗽、气喘、腰腿疼、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癌症患者、胆囊炎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发泡疗法是我科运用中医“春夏养阳”原理开展一项特色疗法。每年冬天三九天时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我科采用药物、姜汁均现用现配的原则,所以药物透皮性好,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咽炎及风湿性骨关节病达到了有效防治目的,深受患者的好评。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的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祛湿驱寒、调和气血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
中药拔罐:俗称药罐法,又称中药拔罐疗法,它是指中药与拔罐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不仅能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而且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
1、刺激作用
2、热刺激作用
3、药物作用
4、消炎缓解机体疼痛作用
中医特色疗法-针罐法
此即针刺用加拔火罐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躯干及四肢近端能扣住火罐处。操作时,先以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局部见血(或不见血),然后,再用拔火罐。一般留火罐5~10分钟,待火罐内吸出一定量的血液后起之。本法适应病灶范围较大的丹毒,神经性皮炎,扭挫伤等疾病的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麻木、呕吐、荨麻疹、湿疹等。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是国家制定的新冠肺炎救治方案,也是科学的救治方案。目前中医治疗有效。轻症患者仅需服用中药即可痊愈。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西医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病因学治疗药物和方法。站在医学科学的角度,中医是属于功能医学,中医治疗新冠肺炎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学治疗方法,基本治疗原则是辨证治疗。中医证的理论是对人类疾病过程中机体整体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不同的证代表了不同的功能和代谢异常的变化模式。
中医的辨证治疗也是属于病理生理学治疗,通过使用复方中药调节疾病(新冠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体内出现的异常病理生理过程,从而起到缓解病人症状、阻断和减轻异常病理过程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西医的病理生理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作用常比较强,但西医在取得强疗效的同时,带来的副反应也可能会相应多些。中医是使用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分析病人的外在临床表现推断出病人体内存在的异常病理生理过程,使用相应的复方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是中医的优势,中医的副反应也相对弱些。所以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发挥各自优势,有机组合起来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中医学的优势
中医学的优势很多,尤其是相比于西医的治疗来讲,就那些慢性病、先天疾病及功能性疾病利用中医治疗的效果长期以来是优于西医的。
中医治疗的展望
中医治疗对象广泛
中医治疗效果确切
中医治疗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中医治疗的发展为患者愈后的康复治疗带来了希望与福音,现社会很多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帮助患者增强愈后效果。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医治疗的发展将推动中医学不断前进。
中医治疗的发展趋势
1.挖掘整理、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疗法的优势和特色
2.建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规范
3.培养复合型中西医学人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by/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