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咽炎病因 >> 咽炎是怎样引起的 >> 正文 >> 正文

曹湘洪将我国炼化技术打造成继高铁核电之后

来源:咽炎病因 时间:2018-7-24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我国先进的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条件成熟,应向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大力推介,将其打造成继高铁与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

一是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有实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大国,大部分石化产品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5.6%,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乙烯能力万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3.1%,位居全球第二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能合计占世界总产能的35%,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在石化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坚持自主创新,石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已掌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炼油、乙烯、芳烃成套技术,有些技术及产品已出口到国外,拥有依靠自主技术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厂、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和百万吨级芳烃装置的能力;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掌握炼油化工特种设备制造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为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等装置配套制造重大装备的能力。

二是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有基础。能源领域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具合作基础且合作前景广阔的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石化企业一直在加大“走出去”步伐,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合作重点地区。到年底,我国石化企业已投资了沙特延布炼油厂、哈萨克斯坦PK炼油厂等11个海外炼化项目,合计炼油能力为万吨/年,其中中方权益能力万吨/年;在新加坡独资建设了8万吨/年润滑油(脂)项目,参与了印尼、阿联酋、荷兰油品和石化产品仓储项目;购买了俄罗斯西布尔公司10%股权,投资了俄罗斯4.25万吨/年丁腈橡胶项目,其中中方参股25%,权益能力为1.06万吨/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进口原油1.68亿吨,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5%,进口的成品油、聚乙烯、聚丙烯和合成橡胶等产品,分别占我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量的50%以上。

三是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有优势。我国已拥有强大的炼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项目管理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善于艰苦作业的专业施工建设队伍,能够为大型炼化项目提供从工艺包到开车试运行全流程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性价比高。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我国炼化工程企业作为EPC总承包商,负责建设的“一带一路”国家炼化项目已达20多个,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完成境外合同总金额达88.57亿美元、正在执行境外合同总金额达45.65亿美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已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良好声誉。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设的万吨/年延布炼厂正式投产,培养了大量外籍员工,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工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增进了中沙两国友好关系。

四是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有必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油品和石化产品需求增速放缓,我国炼油能力和60%的石化产品产能过剩。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向沿线国家出口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有利于通过技术出口带动工程设计、施工队伍和装备制造“走出去”,有利于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带来的矛盾,有利于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有利于帮助有关国家发展炼油化工业务。

五是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有市场。中东、俄罗斯、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油气资源国,为降低本国经济对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炼油和化工项目。根据资料统计,未来5年,中东海湾国家在建和拟建的炼油能力达万吨/年、石油化学品产能达万吨/年;未来10年,俄罗斯将建设6座世界级乙烯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有加快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强烈愿望,对炼油化工技术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鉴于此,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石化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考虑,曹湘洪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大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向外推介力度。在国家领导人重大外交活动中,像推介高铁、核电一样,将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作为中国“走出去”的名片,向沿线国家进行推介,提高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的国际影响力,推动炼化工艺技术与装备出口。

二是金融等部门加大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国内企业以带资承包的方式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炼化项目,国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增强我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性。

三是以项目为载体,鼓励石化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抱团出海”。大型炼化项目涉及多个产业、带动性强,国家宜统筹协调石化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和设计施工企业,以项目为载体,石化企业牵头,与装备制造企业、工程设计企业一起“抱团出海”,打造利益共同体,承接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型炼化项目。

四是支持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有关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提高我国石化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背景资料:

1.中沙两国元首共同出席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

2.中国石化在沙特设立中东研发中心

中沙两国元首共同出席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

此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

见证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协议

习近平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当地时间1月20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正在沙特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延布炼厂(YanbuAramcoSinopecRefiningCompanyLtd.)(简称“延布炼厂”,英文简称“Yasref”)投产启动仪式。这是中沙双方在能源领域长期合作的新成果,也是中沙两国长期互惠互利合作关系的重要体现。此前,两国元首还见证了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仪式,此合作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中沙两国在油气产业更广泛的合作。

两国元首一同步入大厅,在贵宾席就座。大屏幕播放延布炼厂项目介绍视频以及项目现场启动画面,沙方工作人员用中文向习近平主席问候,中方工作人员用阿拉伯文向萨勒曼国王问候。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共同按下启动键,延布炼厂项目正式投产启动。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出席启动仪式。

习近平指出,中沙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沙延布炼厂项目既符合沙特经济优化升级、能源产业升级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契合中国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的发展思路。双方还有更多更好的合作项目,必将为提高两国经贸和能源合作水平、推动中沙战略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延布炼厂是中国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也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年初,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签订合资协议,持股比例分别为37.5%及62.5%。该炼厂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附近的石油化工区,设计加工能力达到40万桶原油/日(合万吨/年),拥有世界领先的炼化设施,HSE标准和生产运行管理标准均达世界先进水平,生产的汽柴油质量可满足美国标准和欧五标准。年,延布炼厂从延布海洋油库出口了首批30万桶清洁柴油燃料。项目投运后,增加了当地培训与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石化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延布炼厂将进一步提升其炼油和化工能力。

沙特当地时间1月19日,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在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提升沙特阿美向中国石化供应原油的竞争力,并积极探索在油气服务、炼油、化工、原油供应、成品油销售、石油服务、石化服务、科技研发、新能源等其他领域世界范围内的合作。

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表示:“延布炼厂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必将对巩固和加深中沙两国经贸合作和传统友谊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中国石化具有领先的炼油化工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自主研发的芳烃成套技术具有技术先进、成本合理等优势。中国石化愿意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炼化技术与工程服务、装备制造等领域,与沙方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助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贡献力量。”

沙特阿美公司董事长范礼赫表示:“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沙特阿美很荣幸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供应商。延布炼厂是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之间合作共赢的产物,也是沙特阿美拓展和多元化国内和国际资产组合战略的一部分。”

延布炼厂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哈默德?阿尔沙马里表示:“延布炼厂是世界炼厂的典范,旨在满足全球消费者对能源的需求。延布炼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是延布炼厂及股东双方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炼油、石油贸易和工程服务等领域均有合作,中国石化是沙特阿美最大的原油贸易合作商和陆上钻井承包商。此前,双方等在中国福建投产了福建炼化一体化合资项目并形成“榕树效应”,带动了当地形成石化产业群和下游产业链。特别是通过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搭建的紧密关系,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动力。

中石化在沙特设立中东研发中心

年1月21日,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在沙特阿拉伯王国达兰技术谷举行奠基仪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先生参加仪式并致辞,沙特阿美公司高级副总裁卡塔尼、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副校长萨利赫和达兰科技谷哈利姆参加了奠基仪式。中国驻沙特大使馆派员参加。

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以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是中国石化在中东地区的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推广支持中心、高级人才培训中心。研发中心位于达兰技术谷,毗邻全球多家著名工程公司在沙特建设的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具备展示、研发、实验等功能。

研发中心业务包括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新型钻井液与复杂地层固井技术研究、特殊固井工具与油田助剂研发、深井钻完井与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研究、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先进技术与装备展示等。根据市场需求,中长期将引入炼油化工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将采取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做好技术研究和推广,提升研发效益和竞争力。

王玉普董事长在致辞时表示,“在中东设立研发中心,体现了中国石化重视沙特市场、致力于服务沙特石油石化行业的决心与承诺。中国石化中东研发中心将助力沙特石油石化行业蓬勃发展,推动中沙合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沙特是中国石化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合资的中国福建炼化销售一体化项目、沙特延布炼油项目运营良好;中国石化按照国际标准,为沙特石油石化工业提供了高品质的工程技术服务,是沙特阿美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也为沙特市场供应具有竞争力的石油石化装备、产品及材料。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天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szyyqd/3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