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咽炎病因 >> 咽炎是怎样引起的 >> 正文 >> 正文

秋咳类型多样,勿当感冒或咽炎盲目用药

来源:咽炎病因 时间:2017-10-7

  秋天,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不少人开始“咳”了起来。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都不时传来“咳咳咳”的声音。虽然“咳”声是这个病证共同的表现,但它还是有不同的症状,需辨明类型。

  厦门瑞来春中医门诊部的杨纪明医师称,秋季气候干燥,常使人的咽喉、鼻腔有干燥之感。中医认为,燥为秋的主要特征,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他说,由于人体的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若燥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致使肺阴受伤,则会导致秋燥咳嗽的发生。

  

  另外,秋天气候多变,温差加大,老人、小孩等不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也可能因为外感而造成咳嗽。

  

  台湾中医学博士林坤岳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随着秋天寒气渐重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会随之收敛,显现鼻咽喉及皮肤因湿气不足而干燥。所以他说,秋咳就是以失去湿润表现干燥为特点的病症。

  

  瑞来春堂的徐璋豪教授介绍,秋咳的主要表现为咳嗽类型多样,反反复复,日久难愈。

  

  他说,中医学对于咳嗽有很准确的命名:“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临床大多是有声还有痰,或因为有痰刺激咽喉而引起咳,很难截然分开是咳还是嗽,于是就并称为“咳嗽”。

  

  徐璋豪称,要治疗咳嗽,首先要辨明症状,分清类型,切勿认为咳嗽就是感冒或咽炎而盲目用药。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大家了解不同咳嗽类型的主要症状及其治疗。

  1风寒咳嗽

  咳嗽声重;痰稀薄色白;咽痒;舌苔薄白;鼻塞,流清涕。怕风怕冷,伴有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中医治疗: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杏苏散、华盖散、麻黄汤、小青龙汤等加减。食疗:紫苏粥、葱白粥等,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2风燥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喉痒,咽喉干痛;后鼻干燥。

  中医治疗: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常用玉女煎等。食疗: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3风热咳嗽

  气粗、声哑、频剧;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咽干痛;舌苔薄黄;鼻流黄涕。口渴、胸闷、胁痛、心烦。

  中医治疗: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加减等方。食疗:鲜藕汁、梨汁等,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

  

  4阴虚咳嗽

  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血丝;口干;舌质红。低热,午后颧红。

  中医治疗:养阴清肺,方药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等。食疗: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5痰湿咳嗽

  咳声重浊,喉间呼噜作响;痰多,痰白黏腻或稠厚成块;胸闷气憋,痰出则憋减咳轻。尤以晨起咳甚,常伴脘闷、食少、腹胀。

  中医治疗:治宜燥湿化痰止咳。方药常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食疗:多吃萝卜、薏仁粥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6痰热咳嗽

  咳声连连,气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不爽,或有腥味血痰;胸胁胀满;舌质红;面赤。

  中医治疗: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方药常用清金化痰汤加减等。食疗: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忌辛辣食物。

  

  7气虚咳嗽

  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日久不愈。

  中医治疗: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用四君子汤、参术膏、补中益气汤、琼玉膏、生脉散等。食疗:黄芪粥、猪肺薏仁粥等。

  另外,咳嗽还可能由于感冒、过敏、内伤或体弱肺虚等引起,要到正规的中医馆找专业的医师咨询。

厦门晚报记者白丽

通讯员连文强

赞赏

长按







































如何治了白癜风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szyyqd/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