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摘自网络—
因“医路偕行”昨天发了一则学生总结的我的医案(《慢性咽炎医案分享》),为了使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慢性咽炎的辨治,同时也为避免以偏概全之弊,今将近两年治疗该病的典型医案稍作总结,和大家分享。
一、半夏厚朴汤证
医案1:男,42岁,近年来常常咽痒咳嗽,胸闷有痰,不容易咯出。喝水多了就咳嗽。此次加重20多天。舌偏暗苔薄腻,脉弦涩。
处方(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半夏8g厚朴8g茯苓15g生姜8g苏叶(后下)8g苏梗8g桔梗10g枳壳10g。
服6剂,咳止。随访半年,未复发。
二、麦门冬汤证
医案2:女,22岁,梅核气病史7、8年。咽部异物感,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过敏性鼻炎,每次感冒都会鼻塞流涕。多方治疗,均乏效。性情较急,舌略暗尖红,薄白略腻;右脉弦缓,右寸浮滑。
首诊: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
服4剂。症状改善并不明显,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咽喉干燥,想喝温水。
细思其舌尖发红,右寸浮滑,咽喉不利,都是肺经虚火上炎之象,因此,想到了《金匮要略》麦门冬汤的条文:“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遂开方如下:
麦冬30g党参10g甘草10g粳米10g大枣10g姜半夏5g。
患者服药4剂后,咽干、咽中物感等症状均改善,中饭后午休,咽部略有不适。补充病情:食咸、甜、辣则咽部症状加重,病情与情绪无关。偶有咳嗽,有粘痰。前方加桔梗10g薄荷(后下)6g,4副。
服药后,诸症大为改善,遂以上方为基础,减量,开水泡,代茶饮。
三、补中益气汤证
医案3:男,53岁,咽中物感,偶尔咳嗽,有痰,白黄痰,易出。咽不痛。数月前感冒后出现,持续至今。
冷风吹则流清洗鼻涕。平素汗多。乏力感。
食辣、甜则反酸水。大便日2次,粘,臭。腹大,软。
脉沉缓弱,舌偏暗,苔薄白。饮水正常。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20g生白术10g苍术10g党参15g炙甘草10g升麻8g柴胡8g陈皮8g当归10g干姜8g防风10g制附子8g
服药6剂后,诸症大减。几乎不咳嗽,咽部无不适,吹冷风已不流清涕,大便畅。前方继服1周。
四、潜阳封髓丹证
医案见“医路偕行”一篇文章《慢性咽炎医案分享》。
又有一位亲戚,女,30多岁,长期过敏性鼻炎、咽炎,某次急性发作,咽痛甚剧,输抗生素4天乏效,我以封阳潜髓丹治疗,2剂大效,4剂而愈。
欢迎转发,但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欢迎发信息到“医路偕行”,分享、交流。
“医路偕行”将笃志于“身心并重”的健康理念,与大家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szyyqd/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