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咽炎病因 >> 引起咽炎的病因 >> 正文 >> 正文

膝的结构和膝的常见病及各种膝痛的正确康复

来源:咽炎病因 时间:2017-11-25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后方有腘斜韧带加强,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外侧为腓侧副韧带。在髌上缘,滑膜向上方呈囊状膨出约4厘米左右。称为髌上囊。于髌下部的两侧,滑膜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内,皱襞内充填以脂肪和血管,叫做翼状襞。

辅助结构(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膝关节屈肌群

1.股二头肌(bicepsm.ofthigh)长头(longhead)起于坐骨结节,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

功能:膝关节屈曲和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2.股二头肌(bicepsm.ofthigh)短头(shorthead)起于股骨嵴外侧唇,以股二头肌肌腱止于腓骨小头。功能:膝关节屈曲、外旋。由坐骨神经支配。

3.半膜肌(semimembranosusmuscle)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并延续为腘斜韧带附着于关节囊。

功能:使膝关节屈曲、内旋,并能紧张膝关节囊。由坐骨神经支配。

4.股薄肌(slenderm.):在大收肌的内侧起于耻骨下支,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部。功能:膝关节屈曲内旋。由闭孔神经支配。

膝关节伸肌群

1.股四头肌(quadricepsm.ofthigh)有四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股内侧肌。四个头向下汇成四头肌腱附着于髌骨,往下借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由股神经支配。

2.股直肌(rectusfemorismuscle)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止于股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屈髋。

3.股外侧肌(vastuslateralismuscle)起自大转子和股骨嵴外侧唇,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功能:伸膝关节。

4.股中间肌(vastusintermediusmuscle)起自股骨前面,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功能:伸膝关节。

5.股内侧肌(vastusmedialismuscle)起于股骨嵴内侧唇,止于股四头肌肌腱。

功能:伸膝关节。

关节炎

疼痛特点为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楼梯尤为困难,只能用好腿或症状轻的一条腿一登一登上下楼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两腿交替上下楼梯,往往是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困难。关节扭伤、着凉、过劳常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疼痛严重者腿不能活动,而且影响睡眠。

关节肿胀

来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内积液,初期常因扭伤,着凉而发作,以后将变为持续性肿胀。关节活动时有磨擦感或听着弹响。

膝软也叫打软腿。为行走中膝关节突然发软,欲跪倒或摔倒的现象,可伴有剧痛。“胶着”现象:即关节在某一位置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之后,再活动时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须缓慢地逐渐活动一会之后,“胶着”现象才会消失,膝关节才能屈伸运动。如坐公共汽车,往往需要提前一站,病人就得站起活动关节,才能下得汽车。绞锁是指在行走等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突然被锁在某一位置上不能运动,像有东西将关节“卡住”一样,常需要试探着将关节摇摆屈伸,往往在感到“咯噔”响后,关节才恢复原先的活动。关节软骨剥脱形成的游离体及破裂的半月板是引起关节绞锁的常见原因。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软骨破坏、骨赘形成、滑膜增生,导致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难。关节畸形:随着病程进展,膝关节变粗大,出现畸形,如“O”型腿等

运动及特点

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你每超重一磅,你的膝盖部位就得承受六倍的重量。例如,你超重5公斤,你的膝盖就得多负担30公斤。你总不会将大卡车架在小汽车的轮胎上吧!

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2)当膝关节屈时,股骨两侧髁后部进入关节窝,嵌锁因素解除,侧副韧带松弛,股胫关节才能绕垂直轴作轻度的旋转运动。

(3)膝关节运动时,半月板可发生位移,屈膝时向后移,伸膝时向前移;小腿旋转时半月板随股髁位移,一侧滑向前,另一侧滑向后。

当膝关节屈曲半月板后移时,股髁曲度较大的后部与半月板肥厚的外缘接触。若此时急剧伸膝,如踢球动作,半月板退让来不及,可发生挤压伤或破裂。

(4)膝关节位于人体两个最长的杠杆臂之间,在承受负荷和参与运动中易于损伤,股骨和胫骨以宽大的内、外侧髁关节面增大关节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和减少压强。

相关疾病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的人,很容易损伤膝关节。主要症状有滑膜炎、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等。膝盖经常受到冷刺激的人,容易得慢性膝盖病,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等等,上述这些病在临床上属于顽固性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采取动手术的治疗方法。例如关节镜等微创手术。而且最讨厌的是,如果术后复发,还得手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过程不当,例如抽取膝盖积液或者进行膝盖手术时没有进行无菌性操作,可能会引起关节腔内部感染。只能采用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的办法,病人治疗过程比较痛苦。

同时,免疫系统、风湿、类风湿、结核等疾病也会引起膝关节病变。

预防与治疗

自我预防

1、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3、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4、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5、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

6、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

7、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8、有膝骨关节病的人,既要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又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缩,这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展,不要认为只有休息不活动,才能保护好患病的膝关节。据研究,有膝关节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撑、桥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两退抬起放下的反复练习、模仿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

9、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中药治疗

中医对于关节炎病因病机的阐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除此之外,《素问·痹论》还认为“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痹病的产生又与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而在《素问·评热病论》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见古人对于关节炎的发病既看到了其外部因素,同时也意识到了它的内因,概括的说,风、寒、湿、热邪是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

中医对于关节炎治疗的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调治效果。朱建强中医系列康复疗法,内吃外敷配合手法,辨证施治疗效肯定。

运动与保健

运动

膝关节运动包括伸、屈及内、外旋转和扣锁运动。

1.膝关节伸展运动最大伸展为0°,它是关节最稳定的体位。膝关节主动活动为0~°,被动活动可达50~°。步行运动的运动范围周期中,膝关节没有完全的伸展过程,最大需要屈曲约70°。

2.膝关节的旋转运动是以股骨为基准的胫骨内、外旋转运动。膝关节做最大伸展活动时,胫骨不能做内、外旋转运动。胫骨做内、外旋转运动的角度依膝关节屈曲角度之不同而异,当膝关节屈曲90°时,胫骨主动内旋为30°,外旋为40°;胫骨被动活动时,内、外旋转运动的角度可增加5°-10°。

3.扣锁运动是在膝关节伸展至最后20°,股骨发生内旋,每伸直1°,约有0.5°股骨内旋。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这一旋转活动也最终完成。将膝关节紧紧地扣锁在最稳定的0°体位,如同旋紧的螺丝钉,故被称为扣锁运动。

注意事项

1、防止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少上下楼梯、少跑步、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2、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3、坚持做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①股四头肌非负重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大约15CM,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

②股四头肌负重直腿抬高训练:一般使用2.5kg的沙袋或建筑用的砖块绑住挂在踝关节上方,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砖块或沙袋离地就可以了,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重复。

4、切忌做膝关节的半屈旋转动作,防止半月板损伤。

5、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20-30下,每天2次。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锻炼还需要持之以恒,以上介绍的治疗方式对各种运动是没有阻碍作用的,可同时进行效果颇佳,但切记治治停停,需要坚持不懈完成完整的治疗疗程。

保健

膝关节是人体各种活动中负荷较大的关节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卧、跑、跳等活动都离不了它,所以受损伤的机会也较多。如果平素能够做一些膝部的保健运动,使其气血流畅,筋脉疏通,便可以达到健身强膝,防病治病的目的。

1、揉膝: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可,将两手搓热,分别放在两膝关节处,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觉微热为佳。然后用两手的大拇指或食指按揉阳陵泉(位于小腿腓骨小头前下方约1寸处),左、右各按揉10~15次。

2、抱膝贴胸:直立位或仰卧位,全身放松。抬起右腿,屈膝,然后双手抱膝,用力使膝关节最大限度地贴近胸部,稍停,松开双手,右腿恢复成原来状态。接着再抬左腿,动作与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3、扭膝旋转: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4、屈膝下蹲: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扶膝,缓缓下蹲。下蹲时,臀部要尽量贴紧小腿,稍停片刻,冉缓缓起立,如此做5~10次,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5、踏车:仰卧床上,两臂向上伸半圈,如握车把状,再将两腿上抬至一定高度,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姿势,连做30秒后,稍停片刻,再继续操作,可做3~5次。注意动作要轻快,不要使猛力,屈伸的幅度可由小到大,量力而行。

朱建强中医诊所脊柱工作室关于膝关节康复的意见:

正常或者亚健康的人群可以参照上面锻炼方法的练习,但是很多疼痛性的退变性的或者活动受限的膝关节患者,往往就不能按照上面的练习,还要在专业的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适度练习。

本诊所常用的针对有病变性的膝关节锻炼步骤如下:(严重疼痛的重复一到四动作,痛减逐渐加五动作,量力而行,循循渐进,少组勤练为宜)

一揉腿:

双手环抱大腿,从大腿上轻轻抱揉至小腿,第二遍略略加重力度,第三遍减力安抚一遍。(疼痛处宜轻宜缓徐徐加力循循渐进)

二拉筋:

足尖用力向头上钩维持10秒以上,慢慢放松,然后足尖慢慢用力向刚刚相反的方向拉伸维持10秒以上,如此反复三次。

三松筋:

刚刚拉筋有疼痛或者不适的地方,由轻到重徐徐向各个方向按摩,时间每个痛点1-5分钟,(过久以免按摩后水肿或更疼)做完可以重复动作一和二。

四拍打三阴三阳:

双腿自然放松,双手放松,手掌虚空,徐泾络走向从大腿根部自然轻拍到小腿,有问题处拍打次数加倍。(不懂经络,按内线外线从上而下拍打,年老者力宜轻)

五锻炼强化:(针对不同病情选做下面的动作)

1抱膝贴胸:直立位或仰卧位,全身放松。抬起右腿,屈膝,然后双手抱膝,用力使膝关节最大限度地贴近胸部,稍停,松开双手,右腿恢复成原来状态。接着再抬左腿,动作与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2俯卧屈膝:俯卧,双手放于头前交叉,头自然放于手臂,然后膝关节逐渐屈曲尽量靠近臀部,保持屈膝10秒以上,慢慢放下,两脚交替练习10-20次。如无疼痛,可以徐徐加压练习。

3垫足拉筋:靠建筑物10厘米左右,双足足尖垫一2到5厘米的砖,维持站立10秒以上

4压股节流:大腿根部找到跳动的脉搏,双手大拇指按压跳动处一分钟,瞬间放开,让血流冲击而下,打通经络。

5扭膝旋转: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6屈膝下蹲: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扶膝,缓缓下蹲。下蹲时,臀部要尽量贴紧小腿,稍停片刻,冉缓缓起立,如此做5~10次,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7踏车:仰卧床上,两臂向上伸半圈,如握车把状,再将两腿上抬至一定高度,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姿势,连做30秒后,稍停片刻,再继续操作,可做3~5次。注意动作要轻快,不要使猛力,屈伸的幅度可由小到大,量力而行。

8揉推髌骨:轻轻用力把髌骨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慢慢推到极限每个方向维持5到10秒以上

朱建强,四川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雎家坝村人,自学取得河北医科大学大专和本科学历,中医专业,医学学士学位,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会员及常务理事,中华医药卫生学会特聘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当代中华特色名医,共和国65周年最具知名度当代中国名医,重庆推拿按摩学会理事,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徒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整脊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德名医联盟专家,11期天劲公司主办的湘雅医学院学习PK赛冠军获得者,大德名医伸筋疗法疼痛门诊资中第一家。年学习培训通过国际CRSMaitiand和CRSPRP认证。年多次在华西和八一康复进修学习。

特长:中医中药方剂结合运动医学、针灸、艾灸、按摩、针刀、拉伸、整脊正骨、整脊枪、埋线等,以未病先防和尽力不用药的学术思想为指导,研究各种自然疗法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以最好最佳的调理方式而治愈患者

主治: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运用朱建强整脊康复系列疗法特色治疗各种胃痛,中风瘫痪、面瘫,骨折,各种关节筋伤错位疼痛,外伤后遗症,颈肩腰腿疼麻,颈腰骨刺,椎间盘膨出突出,腰肌劳损,腱鞘炎,痛风,类风湿,坐骨神经痛,网球肘等各种软组织伤及脊椎引起的相关性疾病(如久治不愈的咽炎,骨盆错位引起的盆腔炎、月经不调及不孕不育,慢性头痛,颈椎引起的失眠、掉发,寻麻疹、抽动症、小儿疳积、遗尿、皮肤病)等。治疗10万人次以上,经验来之不易,值得信耐!

联系QQ

东林新城







































白脉软膏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qyyby/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