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有发病症状图片,有图片恐惧症者请慎重阅读!!
近期听说
昆山好几个幼儿园都放假了
一问才知道
原来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患上最近的高发病
——疱疹性咽颊炎!
有的幼儿园采取措施
让其他人避免跟患病的小朋友接触
大家看见红点了吗?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家长必存。
据昆山市疾控中心发布的疾病风险提示
六月份昆山进入了
手足口病、疱症性咽颊炎的高发季节
通过其他一些消息,小编了解到
目前,苏大附儿院一天就接诊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颊炎患儿多例
其中
以疱疹性咽颊炎患儿居多
△苏大附儿院门诊挂号处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辨别他们呢?
01从疱疹的位置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
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02从症状上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病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03哪种更可怕?
疱疹性咽颊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病更危险。
疱疹咽颊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
警惕重症手足口病,注意以下早期预警信号: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患儿,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进行必要的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8.根据临床经验,极少数皮疹不典型的患儿易发展成重症
以下情况建议就医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都属于自限性疾病。
和大多数感染的疾病一样,不需要用抗生素,也没有任何抗病毒的特效药,都是可以自愈的,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行:
发烧:精神不佳或高热,给予退热处理,推荐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
咽痛:可以吃冰棍、冰淇淋或凉的水果和粥给予缓解,如果咽痛严重,则给予缓解咽痛的药物,比如利多卡因凝胶,保证水分摄入就可以。
鉴于症状轻重,手足口还有并发症的风险,如果孩子有以下4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1.宝宝持续高热
出现持续高热,温度39℃超过24小时,或者已经给宝宝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还是下降不明显。
2.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
有的宝宝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
3.体温正常的时候精神状态差
如果在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还是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烦躁,甚至连哭闹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建议带宝宝去就诊。
4.出现肢体抖动、呕吐、抽搐等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惊跳(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的情况,医院了。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怎么治疗: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Q:六个月以内的宝宝会得手足口病吗?
A:一般来说不会被传染,6个月以内的宝宝从母体里出来的抵抗力还会有,但在高发期也是建议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室内场所,建议6个月以后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预防最重型病毒。
Q:孩子咽颊炎刚刚好,还会再被传染吗?
A:会,能够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毒有多类,不一定是同一种。如果孩子去年传染过本病,今年依然可以被传染。有个别孩子一年患病2~3次。
Q:我儿子脚丫和腿上开始小米粒状,然后变大长成硬包,耳朵上还有水泡,接种过手足口疫苗。看医生说观察观察,不典型,分不清是疱疹还是手足口。
A:手足口病如果不是重型,也没有合并并发症,症状比较缓和,只要孩子精神好就不用太担心,1周左右就能自愈。
Q:手足口病后多久可以接种其他疫苗?
A:疾病完全恢复后两周至一个月左右去接种其他疫苗,如果在疾病期间使用了丙种球蛋白的患儿需将接种疫苗时间延迟至疾病恢复六个月后。
目前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
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警惕!
最后,祝愿孩子们健康!
有奖爆料
凡是通过加小编设计总监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qyyby/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