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博弈这场世纪赌局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核心战略,可以作为矛,用于打破美元霸权,实现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又可以作为盾,保护主权财富免予侵夺,保护产业升级与贸易便利化。
作为世界经济大循环的一部分,人民币充分国际化,能够使得中国经济实现外循环,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与财富平衡,在时事不利的时候,又可以作为流通、计价与储备手段,实现最低程度上的内循环,以拖待变。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地缘政治的演变,内循环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笔者认为,内循环的边界,就是中国战略的势力范围,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既是人民币能都在非战争形态下能够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军力逐步达到的边界。而之所以可以参与外循环,这就是石油美元扩大化的必要需求,也是内循环能力的扩大化,这又是一组辩证关系。
本文我们就说说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期我们重点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与目标。
关键词:中美博弈人民币国际化内外循环新秩序1新闻:FX财经报社(香港)援引《日经亚洲评论》日前报道称,世界头号石油进口国——中国准备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的原油期货合约。该合约有望成为最重要的石油基准,并且允许出口商们绕过美元计价基准,用人民币交易。
该原油期货将是中国首个向外国投资者、交易所和石油公司开放的商品合约。这种绕过美元的交易可以允许诸如俄罗斯、伊朗这样的石油出口国通过人民币交易避开美国制裁。
今年5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部门正式颁布原油期货合约规则及11个业务细则;一个月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期货交易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南(暂行)》发布,开始受理客户申请交易编码。
一、金融帝国与石油美元笔者在中美大破局(二)中曾经详细讲述过美帝的诞生,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
美国因越战的过度消耗,使得与黄金挂钩的美元体系处于崩溃边缘,不得已宣布与黄金脱钩,随后利用中东战争锚定了石油,诞生了石油美元,并逐步成为唯一的石油结算货币,相应的诞生了红极一时的美元帝国体系。
随后美国利用石油美元的波动及开动印刷机,建立了隐形殖民的美元周期律,并通过美元周期律定期的收割世界财富。但是基于印刷术的美元本身成了美帝的掘墓人之一,同时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借助美元体系实现的全面工业化成为了美帝的第二个掘墓人。
1
美元帝国
在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脱离了黄金,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无限量发行纸币殖民全世界的魔鬼被释放出来,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当然,白纸货币要想被人大量使用,必须要有锚定物。美国在年10月利用第五次中东战争,与沙特签署了秘密协议,沙特承诺,以后所有的石油出口要用美元作为唯一的定价以及清算货币,作为交换,美国给予沙特传统专制的王族权利以及其领土予以保护。
沙特在这个秘密协议签订之后,充分发挥其在OPEC的影响力,说服了OPEC联盟,自年始,以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计价及结算货币。这就捏住了除华约外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睾丸,后期解体后的华约各国依然受制于这一体系。石油美元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质是控制经济发展的血液,并绑定美元进行经济殖民。
2
石油美元体系
“石油美元”体系是以石油为参照、美元为中心,在投资和消费过程中,以美国为主导输出美元。西方国家持有美元而亚洲国家则紧盯美元汇率政策,通过向西方国家出口大宗商品而储蓄美元。由于原油、黄金贸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多数国家不得不储备大量美元,这进而有效支撑了美元的货币价值。
石油美元的成型,大体经历了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年以前。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完全操纵着石油的产量与需求,所以当时的石油价格非常之低,每桶(1桶=.98升=42加仑)大概是1.5到1.8美元。在这个阶段,需求与产量完全由美国等世界强国的大型石油公司操控。
第二阶段,是从-年。实质上,这个阶段从年就开始了,因为为了维护石油输出国的共同利益,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家在内的中东国家组织了一个叫做OPEC的联盟组织,现有12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OPEC的自年以后即加强了其谈判力度,并于年底,突然间单方面宣布,将石油价格从3美元/桶调整为11美元/桶,从而引爆了全球第一次能源危机,使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遭到重挫。这次能源危机事件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夺回石油控制权。
第三阶段,到年。从-年阶段,OPEC的力量仍旧极为强大,当时的石油价格也一直在10-15美元之间徘徊。-年间,OPEC国家二度发力,将石油价格继续调整到了三十多美元,甚至接近40美元/桶,引爆了全球第二次能源危机,再次给欧美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冲击。那么在-年间,情况开始发生改变,美国为了重新夺回石油控制权,在欧美各国的支持下,非OPEC石油国家开始增产石油,同时,开始出现“节能”和“替代能源”的概念,OPEC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石油价格也随之下降,这场由美国所策划的“石油控制权争夺战”持续了15年之久,最终由欧美国家获得胜利。
第四阶段,从年开始。年,美国成立了纽约石油期货市场。年,英国伦敦成立了布兰特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这两个市场都以美元定价。一时间,全世界各地的投资家唯华尔街马首是瞻,大量资金涌入这两个市场炒作,从此,这两个市场的金融属性压倒了石油属性,变成了真正炒作的市场。
年,真正的“大革命”爆发了,美国通过华尔街的金融运作,将石油价格打回到10美元/桶。这么低的价格使得OPEC产油国几乎全线崩溃,定价权、控制权自此完全交给了美国,美国开始通过美元汇率直接影响石油价格。
在石油美元体系下,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实现了石油财富的积累,但是财富又被美元所控制和瓜分;以中日韩欧为主的工业国家,屡屡面临石油美元及美元周期律的控制,经济波动较大,主权财富危险重重。
美元体系推动了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但反过来又成为了吸血鬼,这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满与反抗。可以说自石油美元诞生后,世界兴也赖它,败也怨它,天下苦美久矣!
二、人民币期货合约的含义按照上述,实际上在一个正常的平等互利的国际秩序内,石油输出国与石油需求国,直接连通,使用各自能够流通的货币或者第三方基于商品贸易的货币,从而摆脱美元的双重控制,简而言之,就是施行本币互换或者第三方货币替代,会不会更美好呢?
根据美元和欧元的经验,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在一市场中流通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
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最先被萨达姆看懂了,然后呢?然后就是萨达姆死了,呵呵。当然,萨达姆的死因主要是太高看欧元了,认为欧洲为了保欧元,可以甚至能够与美帝翻脸。但是很遗憾,欧洲为了安抚美帝,甚至与美国一起肢解了伊拉克。
那么,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的原油期货合约,在货币属性上是怎样的呢?
1
石油美元的循环逻辑漏洞
笔者在分析中美大破局的文章中,正确的指出,石油美元在帮助建成美元帝国体系上功不可没,同样石油美元体系在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世界大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两方面反过来却瓦解了美元霸权体系。不得不说,还是智慧不够啊,呵呵!
逻辑关系是这样的,美元作为计价、流通与支付手段,必然需要伴随贸易的扩大化,必然的要求原本属于美帝的产业对外转移并扩大,进而才能够利用美元周期律攫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如果美元只是成为美元商品的等价物,成为正常贸易的支付货币,参与国际竞争,美元帝国体系是建立不起来的。同时,石油作为美元锚定物,也必然随着美元体系的扩散,也需要实体经济体系的支撑和扩大。
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除非美帝能够完全控制住这个实体经济体系。简单的说,就是作为能源的石油,作为等价物的美元,作为实体经济的商品,构成了标准的美元体系。美元军事霸权的唯一使命和命门,就是要控制住作为实体经济之锚的中日韩德东南亚等国家。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现实拉美经济崩溃,再是日本广场协议,再是东南亚经济危机,唯一没有得逞的就是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重地,中国的经济崩溃。原因无它,中国是个大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自主性极强,且大国意识浓厚,很难彻底操控。这就打破了石油美元正常的殖民逻辑。无法实现常规循环,造成的后果就是,要么石油正常价值无法体现,要么就是美元体系的崩溃。
2
石油替代货币的特征分析
但是作为实体经济的商品,要想体现正常价值,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要有锚定商品价值物的货币,且政治稳定,信用良好,通过执有或交换该货币,即可购买该货币所锚定的商品。
其次,要有对抗美元的意志和能力,不被美元霸权所压制和打垮,持有和储备该货币不会导致财富的过度波动与缩水。广场协议证明了日元不行,萨达姆之死证明了欧元不行。
最后,要有合理的贸易体系和结算平台,具备流通性,这在本质上就是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从上述几个特点来看,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贸易流通币种,甚至成为石油美元的替代物,是非常困难的,及时以上因素均已具备,也未必能够成功。现在,人民币来了,可以做到些什么呢?
3
石油人民币期货合约的本质
读者需要注意,我们推行的是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的原油期货合约,也就是说这个合约目前还无法变成石油人民币,我们得允许合约方可转换成黄金。
本质上,这只能看成是作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的一项折中策略,是争夺中国市场对于石油的定价权,更是为了对冲石油美元现货交易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该合约并非是以人民币的商品交换和价值属性来自然定价的,而是以中国的黄金储备作为锚定物。
这就打破了如郎咸平等所鼓吹的石油人民币,时机未到,还是应该广积粮,高筑墙。石油美元出现了漏洞,我们只是去补充,并非去直接替代。看不到这一点,盲目乐观甚至鼓吹,是有害无益的。
原因笔者下文详细分析,即美元已不单纯是美国的美元,美元利益中我们也占有很大的一块。弱而不倒的美元,才是好美元,如果能趁着老迈之躯扶人民币上位,或许美债也可以商议一下的。
当然,既然打响了第一枪,虽然前路慢慢,充满荆棘,甚至出现与美元体系的对决,但是胜利迟早属于我们。
中美博弈的重点在金融市场,而核心就是能源、资源及商品的定价权,也只有在只有在金融市场,我们才有可能夺取定价权。而且如果做得好的话,大量的国际投资也会被吸纳到上海,全世界的资金则会在纽约、伦敦以及上海之间流动,对我们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整个国际战略而言,会有一个超乎想象的利好。
4
石油人民币的现货交易
金融虽难,中国毅然上路。除此之外,我们在石油现货交易方面,也有重大的斩获和发展。这些也是构成我们推行期货合约的重要基础和支撑。2新闻《金融时报》曾报道称,俄罗斯第三大石油生产商目前所有与中国的石油贸易都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显示出西方制裁推动了中国货币在俄罗斯企业中使用量的增加。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石油部门GazpromNeft高层上周五称,自年以来,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出口到中国的石油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俄罗斯卫星网1月25日援引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报道称,中国开通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的信贷线,用于伊朗四个石化项目。报道还称,伊朗央行同日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首先,中石化正与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合作,在红海边一个叫做延布港的港口建立了一个大型炼油厂。同时,中国与沙特还要共同开发核能研究。
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九个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关系正在逐步紧密。
年4月份,中东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启动,清算金额高达亿美元,这同样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人民银行在年12月份宣布,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扩大到了阿联酋,金额是亿人民币。并与阿联酋签订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标志1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志
从现代国际货币的属性来看,人民币要想成功实现国际化,成为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并驾齐驱的货币,至少需要四个标志。当然,成为石油人民币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首先,人民币应该能够支撑中国的能源、大宗商品的自主化,人民币凭借其本身价值属性可以购买交易全世界的能源和大宗商品。
其次,中国能够控制7成以上的工业品输出,人民币可以成为这些工业品的计价、交易、流通与结算货币。目前中国+部分东南亚国家大概占有45%左右,这就需要我们控制东北亚,实现经济与货币一体化,加上日韩及发展起来的东北亚工业化,完全可以实现7成工业品的目标。
第三、可以控制50亿人口的市场规模,人民币能够成为这些国家的正常流通和储备货币。这就需要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走稳落实。目前来看,中国+东南亚+非洲目前大约30亿人口,我们的目标自然是南亚的15亿人口,亚洲还能开发出的5亿人口。以上两点,是笔者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的实地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战略优先点。
第四,内循环健康+外循环顺畅。这就需要维护和改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格局,建设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东盟+中国体系、中国与各世界主要组织关系等友好架构,以期待新的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诞生。
那么,实现了以上目标的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请跟我重述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与思想者同行!
兰陵王为伟大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qyyby/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