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讲慢性咽炎称作“虚火喉痹”。多由身体肺肾阴虚,或者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去了濡养,加上虚火上身,从而导致了本病的发生。
咽炎是内伤外感所致,它的病根在于肾,病标在于肺、胃部,病表现于咽喉。一般咽炎都是慢性的,补肾养胃,宣肺解郁,化瘀通络,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因此在临床中,知其咽炎病理,中医辨证施治,是可以根治咽炎的。
慢性咽炎以虚证居多,治疗以补为主,或滋阴降火,或温补脾肾等。因为其病程比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治,所以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样一来就会对身体有所损伤。所以用艾灸缓解治疗咽炎,既可以治疗,又不会有副作用,可谓良策。
用艾灸疗法来调理咽炎,需要对症以下六大穴位:大椎穴、颈夹脊穴、天突穴、列缺穴、足三里穴和肾俞穴。今天灸哥给大家逐一介绍每个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
2膻中穴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膻中穴归属任脉,艾灸此穴有提高性功能、丰胸、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丰胸美乳等作用。
3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天突穴归属任脉,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咳嗽、哮喘、失音、呕吐、呃逆、瘿瘤等作用。
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列缺穴归属手太阴肺经,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落枕、头痛、半身不遂、咳嗽、咽喉肿痛、感冒、支气管炎、桡骨部肌炎等作用。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6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首先人要直立或者是正坐,然后吸气,我们先摸到我们的肋骨的下缘,在侧腰部,沿着肋骨的下缘画一条水平线,交叉在我们的腰两旁的肌肉上,这就是肾俞穴。)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
以上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咽炎患者早日康复!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ybyynx/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