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金嗓子喉片,如果不记得,那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广西金嗓子喉片”。发展最好的那几年,金嗓子几乎火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如今却很少再听到这个名字了。沉寂了多年之后,最近关于金嗓子有了新的消息,不过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是要退市了。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竟然让这个红极一时的品牌走到如此地步?
关于金嗓子的故事,就要从57年前说起了。年,一位刚刚满18周岁的姑娘当上了柳州市糖果二厂的副厂长,而她正是金嗓子的老板娘江佩珍。金嗓子的起起落落,和江佩珍都有着密切关系。
18岁当副厂长,就足以看出江佩珍不是一般人,金嗓子的这个老板娘到底有多厉害?看到江佩珍18岁就身居高位,估计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猜测了。实际上,江佩珍既没有走后门,也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就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上这个位置的。
江佩珍出身贫寒,因为家庭的因素,13岁那年她来到了糖果二厂,想要在这里谋一份工作,赚钱养家。但那个时候的她因为年纪太小,而被工厂拒之门外。但摆在她面前的只有这一条路,无论如何她都得进去赚钱。后来糖果厂的人看她也挺可怜的,于是就让她留了下来。江佩珍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糖果厂里做起了学徒。在经过了五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她在18岁这一年脱颖而出成为了副厂长。在这个位子上做了15年的时间之后,她又顺利成为了厂长。
在接手糖果厂之后,江佩珍很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要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糖果厂。于是在上任之后,她就带着糖果厂走上了改革的道路,之后的一切也证明了江佩珍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个时候,糖果厂的年产量能够达到2万吨,这样的成绩在整个行业可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在改革成功的那两年,糖果二厂的成绩确实不错。但是糖果这种东西,光有销量是不行的,关键是得抓住消费者的口味,如果无法吸引到消费者,那产量再高也都等于0。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上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糖果,消费者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口味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属于糖果二厂的辉煌很快也就没了。看着急剧下降的销量,江佩珍也开始着急了,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放弃。毕竟这可是被称作是“铁娘子”的人,后来为了拯救深陷困境的糖果厂,江佩珍开始四处寻找新的道路。
一家糖果厂,即便是变革,空间也是有限的。所以想到找到新的门路哪有那么简单,江佩珍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她认识了一个改变糖果厂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王耀发。无论是对于江佩珍,还是对于濒危的糖果厂,王耀发都是贵人。
在知道了江佩珍的难题之后,王耀发就来到了糖果厂进行参观,回去之后就开始认真研究。没过多久,王耀发研发出了一种新的配方,专门用于治疗慢性咽炎,而这就是金嗓子喉片的原始配方。那个时候王耀发深知江佩珍的难处,所以他不仅把配方免费送给了江佩珍,还给她做出了具体的方案,教她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份配方来拯救糖果厂。
很快,一款以润喉护咽为特色的润喉糖在糖果二厂诞生了,名字就叫金嗓子喉宝。光有产品还是不行,最关键的一步在于如何让广大消费者接纳,如何更好的打开市场。为此江佩珍一咬牙,直接投了万做广告,要知道那个时候北京三环的房价不过只有元/平,足以看出江佩珍这一次也是狠下心要大干一场。不久之后,金嗓子就出现在了央视。凭借着央视的威力,金嗓子一举拿下了市场,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拿到了一个亿的营收额。小有成就之后,江佩珍似乎体会到了营销带来的快乐,于是继续加钱做广告。
既然能够凭借金嗓子成功,那为何不把规模做大呢?于是江佩珍把金嗓子制药厂和原来的糖果二厂进行了合并,而后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就诞生了。那个时候的金嗓子,在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只可惜一手好牌,被江佩珍打得稀巴烂。
已经发展得非常好的金嗓子,根本不缺钱找人做代言,但江佩珍的一些行为令人感到震惊。的世界杯引来了很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wangzhanla.com/yqyyby/8500.html